【世界卫生日】健康起点,希望未来!
阅读数:2025-04-08
【世界卫生日】健康起点,希望未来!
健康知识科普宣传
2025年主题聚焦母婴健康,数据显示:全球仍有数百万孕产妇和新生儿因可预防的疾病失去生命,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刻不容缓!
母婴健康科普
1. 孕期健康管理
定期产检:孕早期建档,并在孕程中按时完成NT筛查、唐氏筛查、糖耐量检测等关键项目。
营养均衡:补充叶酸、铁、钙,控制体重增长(建议孕期增重10-15kg),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风险预警:警惕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出现头晕、水肿、胎动异常立即就医。
2. 新生儿照护要点
疫苗接种: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按计划完成免疫程序。
科学喂养:倡导母乳喂养,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达80%以上,注意新生儿黄疸监测。
早期筛查:出生后接受听力、遗传代谢病(如苯丙酮尿症)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3. 产后心理关怀
关注产后抑郁:约15%产妇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症状,家人需多陪伴,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卫生小常识
生活卫生常识科普
★ 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来洗手。
★ 衣服、被褥勤换洗。
★ 勤洗澡,勤剪指甲。
★ 早晚刷牙,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状况。
★ 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肘或纸巾遮掩口鼻。
★ 膳食应当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
★ 提倡每天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 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盐、少糖,食用合格碘盐。
★ 不偏食、不挑食,吃饭要专心、保持心情愉快、细嚼慢咽。
★ 不吃零食、不吃超过保质期及霉烂变质等食物。
★ 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 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 讲究饮水卫生,每天适量饮水。
不管是迟暮之年,还是年纪轻轻,都可以通过适量的运动来收获健康。
所谓适量运动,就是适合运动者自身情况和条件,有助于改善身心状态的体育健身活动。而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量是其最基本的要素。
★ 运动方式:指运动者所采用的具体的身体练习方法,不同的运动方式,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刺激,产生不同的锻炼功效;
★ 运动强度:指身体练习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通常可用心率或呼吸来判断。例如,运动时心率达到自身最大心率的64%~76%为中等强度,低于64%则为小强度,高于76%则为大强度;
★ 运动量:指锻炼时间或次数的累计,WHO推荐成人的运动量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大强度有氧运动,也可以是这两种强度运动的等量组合。此外,还推荐成年人每周进行2次以上抗阻训练以增加肌肉力量。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 智力是否保持在正常水平。
★ 能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 意志上是否能做好自我管理。
★ 是否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 在人格结构上是否能完整统一。
★ 人际关系是否和谐。
★ 心理特点是否与年龄相符。
情绪发生变化,可能会变得沉默和悲伤,或者突然变得活泼和快乐,甚至欣喜若狂、易恼怒、脾气急躁、言语多、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出现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这些现象提示可能出现了心理疾病。